在北流,眼下正是晚稻田間管理中病蟲害防治關鍵時期。8月24日,北流市新榮鎮(zhèn)農技站等有關部門在新榮鎮(zhèn)扶中村“有機水稻示范基地”,將250只“鴨齡”約半個月的小鴨子放入稻田里,充當“殺蟲天敵”,專吃不利于水稻生長的稻飛虱、福壽螺、田螺、飛蛾、雜草等害蟲及有害物,確保禾苗茁壯成長,豐收增產。農技人員表示,有機稻示范基地里不噴殺蟲藥,這些鴨子將一直日夜放養(yǎng)在稻田里,直到收割晚稻為止。
據了解,今年北流市為了提高晚稻生產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打破“農民種米不賺錢”的傳統,在新榮鎮(zhèn)扶中村大力推廣水稻“有機生產技術”,建設“千畝有機大米生產基地”。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由公司免費提供優(yōu)良種子、有機肥料,農技站免費提供技術,目前示范基地已建起。水稻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嚴格執(zhí)行“有機大米”生產技術規(guī)程,不施化肥、不噴壯秧劑、不噴農藥、不噴殺蟲劑。為防治病蟲害,除了放養(yǎng)“蟲鴨子”外,此前基地里已安裝了10多臺“殺蟲燈”。如今,該基地里禾苗長勢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