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王比賽經過選手激烈角逐后得出了名次。
沉甸甸的大琳牛心柿綴滿了枝頭(陳德仁攝)
各參賽果農到前臺欣賞參加評比的牛心柿樣品。(林邕升 攝)
武宣牛心柿喜獲豐收(陳德仁 黃俊藝攝)
10月9日,三里鎮(zhèn)雙龍村果農把一擔擔牛心柿挑到合作社來賣,每斤均價1.6元左右,樂壞了個個果農。(林邕升 攝)
笑意寫在臉上的果農(陳德仁攝)
仙城漫山遍野是金黃(陳德仁攝)
2014年7月28日,武宣縣喜獲佳音:知名水果牛心柿獲得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榮獲首個殊榮,標志著農業(yè)標準化、品牌化實現了新騰越。談起它,仙城人心里難免會泛起絲絲糾結。
鮮有人知的淵源
牛心柿因其形似牛心而得名。在武宣縣歷史悠久,享有盛譽,是當地群眾在長期的栽培實踐中篩選出來的一個優(yōu)良品種,十里八鄉(xiāng)都種有這種果樹。夏天,樹底下坐滿了乘涼嬉戲的男女老少;秋天,那沉甸甸的金黃綴滿枝頭令人感受到豐收的喜悅。
據傳,最早種植牛心柿的是二塘鎮(zhèn)大琳村委。
大琳村秀江屯家家戶戶房前屋后都種有柿子樹。村民介紹,有一棵種于清朝嘉慶十三年,距今已200多年。此樹高8.9米、樹干周長2.6米,樹冠占地達262平方米,人稱“牛心柿王”。長的果個大均勻、色澤橙黃色、無核、脫澀后肉質厚脆、入口清甜,年均產鮮牛心柿1000公斤,可謂“高產優(yōu)質”的“老壽星”。不過現已枯老,只有那矗立的主干似乎在向后人顯示著當年的輝煌。
村民覃永光說:“現在爐村還有3棵100年以上老柿子樹,五六十年的隨處可見。”
三里鎮(zhèn)上李村也有100年左右樹齡的老牛心柿樹。其中村民林金成家有4棵,每年還正常開花結果。
自古以來,牛心柿承載著民間祝福、事事如意的美好寓意。
據傳,1851年3月23日,太平天國農民起義領袖洪秀全在武宣縣東鄉(xiāng)莫村登極稱天王,確立了洪秀全至高無上的權威。在洪秀全登極稱天王的大會上用的主要貢品之一就是牛心柿,取意柿柿(事事)如意的含義。從此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如虎添翼,勢如破竹,直搗封建滿清王朝,成為19世紀中葉中國的一場大規(guī)模反清運動而震驚中外。
憑此傳說,也有人把牛心柿稱之為“貢柿”。
武宣大規(guī)模種植牛心柿,始于上世紀90年代,至2012年底,全縣10個鄉(xiāng)鎮(zhèn)都有種植,面積達2000多公頃,產量5萬多噸,占全縣水果產量的半壁江山。
喜恨交加的摸索
武宣牛心柿早在解放前以其生食脆、甜的品質遠銷廣東、澳門等地,故凡行經珠江流域者,莫不知有武宣牛心柿。
2001年,武宣牛心柿在泰國舉辦的國際農牧業(yè)科技成果及產品推廣博覽年上榮獲優(yōu)秀產品金獎,從而揚名中外。柿子果成為村民們對外炫耀的“名片”,300多棟漂亮的“柿子樓”與漫山遍野的柿子果爭相奪目。每年9月至11月武宣牛心柿成熟期,外地客商和本地經銷商紛紛到村屯果園收購,果品暢銷到東南亞國家,市場前景十分看好。
俗話說,有多少上坡就有多少下坡。在短暫的榮耀后,一場瘟疫般的炭疽病毀滅性地席卷了全村。加上種植于解放前的老樹管理不到位,產果率低。遇到高溫多濕的季節(jié),受感染的樹下到處是霉爛的落果。果農只好忍痛將一大片一大片的果樹砍去,那沾滿霉斑的柿子果被一籮筐一籮筐的倒在路邊發(fā)臭。
2005年8月,新走馬上任的村黨總支部書記、村主任覃騰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召集村干部一番討論后,決心帶領群眾走科技致富這條路。覃騰祥承包下了集體、個體共80畝土地種上牛心柿。“我?guī)頭,虧了,算自己花錢買教訓;賺了,為大家找到一條防病治病的路。”每個村干部也陸續(xù)承包了幾十畝的果樹,大家一起試種和學習,尋找出路。
冬季清園,芽前、雨后噴殺菌劑,環(huán)割保果,中間鋸高“開天窗”,剪弱枝,施壯果肥和采前肥等一系列的綜合防治技術,大琳村終于找到了控制柿子炭疽病的方子。群眾種植的熱情又起來了,產量也上去了,但果子已經失去了往日的秀氣。外地客商坐地收購,村民車水馬龍?zhí)艄鍪鄣木跋笤僖搽y見了。
除二塘鎮(zhèn)大琳村是牛心柿主產區(qū)外,三里鎮(zhèn)雙龍村也是另一個新興種果大村。柿子樹漫山遍野連綿幾十公里,有3000多畝。
為奪回昔日的“老大”地位,2008年9月,覃騰祥率隊到雙龍村上李屯與當地果農學習交流。幾十位黨員和果農代表深入果園里,親身體驗管理效果,親手學樣操作方法?h農業(yè)技術員結合案例分析指導。
手拿著金黃靚麗的柿子果,覃騰祥動情地說:“過去我們是種牛心柿的老大,上李村人還是去大琳拜師學種的,果苗也是大琳的。沒想到只十多年牌子就被代替了,今天反倒過來學技術,真是慚愧啊……”
參觀學習給果農增強了信心。覃騰祥帶領村里果農成立了“武宣縣大琳金象水果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家家裝備了電動噴霧機,結束了背式噴霧器的歷史。戶戶開展標準化管理,打開了規(guī)模經營無公害的大門。
2009年9月初,廣東、福建、柳州等地的20多支160多人外地老板蜂擁大琳村設點訂單收購,平均價格由2004年的每公斤1.6元提高到2.4元。
前行自有追趕者。上李屯村不大卻是后來居上,幾年的發(fā)展已種下1000多畝牛心柿。2007年,該村獲“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無公害水果生產基地”稱號。2008年,注冊了“仙城牌牛心柿”商標,順利通過了果園境外登記注冊。
2009年9月,該村把“廣西武宣縣雙龍水果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出境水果果園注冊登記證書”、“仙城牌牛心柿”、“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無公害水果生產基地”“四牌”齊齊掛上辦公樓,提高了牛心柿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牛心柿要脫澀才能吃。民間去澀方法是用石灰水浸泡,或爛果互泡。這些方法存在著用時過長,不好掌握分寸,果容易爛,不好保存。
2013年,武宣農業(yè)部門引入資金購買了兩臺牛心柿二氧化碳脫澀機,18個小時可給1萬多斤牛心柿脫澀。經機子處理的牛心柿外形美觀,清甜脆口,果面保留果粉,耐貯運。真空包裝機包裝后,銷售保質期長達15天,比傳統(tǒng)的石灰水去澀方法延長了3倍。村民謝鳳仙說:“有了這種機器,想吃柿子果就容易多啦,旅客即可以游玩看果,又可以預定買果,即買即食。”
同年,上李村通過牛心柿標準園建設項目驗收?h農業(yè)部門以此園做示范,推廣應用殺蟲燈、懸掛黃板和引誘劑等生態(tài)防治病蟲害的農業(yè)技術措施,以及建立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對果樹生長用肥用藥嚴格管控,全面保證食品安全。
今年,武宣牛心柿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凡使用此標志者,負責農產品的質量和信譽。這樣一來,武宣牛心柿在品牌本質保護和市場競爭力方面都得到了優(yōu)勢。
聲名遠播的擂臺
水果多了,牛心柿評比大賽應運而生。
2013年9月,第二屆武宣牛心柿評比大賽在三里上李屯舉行,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的68戶果農代表前來參賽。他們各自拿著本家果園里精心挑選的果子整齊的擺放在評委席前。由縣、鄉(xiāng)、村評委會選出的評委對照先前制定的標準,逐一過稱、看像、打分。大家忙乎了一個上午終于得出結果,上李村的林立棠獲得最大單果獎。同時,也獲平均單果優(yōu)質獎一等獎。
二塘鎮(zhèn)大琳村雖然前來參賽的陣容強大,但沒有奪魁,他們沒有怨氣和失望。分管農業(yè)的縣領導道明原因:舉辦牛心柿評比大賽,增強果農的科技意識和商品意識,宣傳推介品牌提高知名度。同時推進休閑農業(yè)和鄉(xiāng)村旅游業(yè),實現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fā)展。“大琳也是武宣牛心柿品牌保護地域,所產柿子一樣好。評比比賽第一只有一個,牛心柿出了名,何愁賣不上好價錢?”
其實,評比只是其中一項內容,期間還有柿子品嘗、柿子質量評比、柿子果樹知識問答等活動。不但有各鎮(zhèn)各村的果農前來參加活動,自治區(qū)、來賓市,以及縣里的農業(yè)技術員也來現場助陣答疑解惑。一起為果農出謀劃策,為來年的增產增收出力。
今年,一些鄉(xiāng)鎮(zhèn)和村屯發(fā)展思想更加清晰了。上李村搭上了建設美麗家園的班車,村民自發(fā)集資14萬多元,自行拆除了157間破舊泥瓦房,根據地方特色,實行客家風格的房屋立面風貌改造。同時,全面進行村屯綠化、美化、亮化。
“村里巷道基本硬化完了,公共場所綠化、房前屋后美化也逐步進行了,連通果園的道路正在鋪設,種植牛心柿給我們好處太多啦!”新任村黨支部書記林立斌滿懷信心。
現在,上李村正又全力打造廣西特色旅游名村,以牛心柿為引子,開展柿王評比、豐收百家宴、休閑娛樂、漂流玩水已漸成熟;游果園,賞種植歷史、嘗果品美味、看鄉(xiāng)土文藝表演正在醞釀推出。
牛心柿正悄然改變著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