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成功推出百色芒果品牌之后,百色又瞄準了火龍果產業(yè)。如今,百色發(fā)展火龍果面積已有數萬畝,種植遍布平果、田東、田陽等地。
一個產業(yè)的后來居上,自然離不開被稱為“匠人”的經濟能人。韋海妮——田陽縣那坡鎮(zhèn)寶美村寶美莊園的主人,種火龍果5年,品質媲美臺灣火龍果世家的產品,如今還和伙伴就火龍果種植提出6項國家專利申請。
初見韋海妮,是在7月16日周末,她正好跟伙伴們在搭架子,隱隱約約的音樂從果園深處傳出。這樣種出的火龍果會更好吃嗎“我覺得應該是吧。我們喜歡聽音樂,火龍果應該也喜歡聽,植物都是有靈性的。”韋海妮說。目前,她在幾百畝的莊園里安裝了數個粉紅色的小蓮花音響。她說:“在安靜的夜里,我甚至能聽到火龍果成長的聲音。”
2004年,韋海妮離開工作10年的銀行柜臺崗位。之后的3年時間,她邊走邊看邊創(chuàng)業(yè):開了田陽第一家專業(yè)婚慶店、靖西第一家品茗軒茶樓……“只是賺錢而已,沒有想要做一輩子的打算。”韋海妮說。
“有一天,我在廣州吃到了一個很好吃的火龍果,紅心的,那么小。”她用右手攏出一個半圓比劃著說,“以前也吃過,特別是白心火龍果,臭青又不甜,對它印象一點都不好。”她驚嘆居然還有如此好吃的火龍果,于是開始去深入了解。
韋海妮將火龍果規(guī)劃進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人生:
——探索籬笆式種植法。2011年,韋海妮開始種火龍果。那時候她所去過的果場,采用的都是安插水泥立柱種四棵的種植方法。她在水泥柱間拉鋼線,嘗試籬笆式種植法,最終節(jié)約了一半成本,也更方便剪枝。如今,這個種植方法已經在百色大部分種植區(qū)推廣。
——研究火龍果專用肥。引進火龍果苗后,韋海妮又折騰起肥料。當時有個生產有機肥的臺灣老板王銘鏞,還沒研究火龍果專用有機肥,受韋海妮之邀,他調整有機肥配方,讓韋海妮給火龍果施肥。“如果每一棵火龍果用2.5公斤肥料,就像糍粑里的餡、料,比皮還多,但我完全不怕苗被肥料燒死。”韋海妮說,4月剛種下,9月就結果,頭兩年畝產2000公斤,品質被公認為百色最好吃的火龍果之一。
——解決散枝降產問題。到第三年,火龍果枝條蔓長,產量降低。韋海妮自己摸索解決了這一難題,還提升了品質。來自臺灣的一個火龍果種植世家的兩兄弟,品嘗了韋海妮種出的火龍果后大為驚嘆:用的是他們10年前淘汰的品種,然而卻種出了和他們現在新品種一樣好的味道。兄弟倆提議和她一起重新承包一塊地,種上新品種,韋海妮答應了,這才有了如今的寶美莊園。
寶美莊園占地300多畝,從去年起,韋海妮和她的團隊就在這里扎營,并引進了新品種,成為臺灣兄弟所在的火龍果世家集團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他們一起研究新的種植方法和技術,目前已經提交了6項專利申請。如新的A字架種植方式、專用種植工具等。
韋海妮現在的團隊有4個人。其中一人每天早上都要騎著自行車繞果園轉一圈,看看果苗有沒有“成長的煩惱”,還要清理園里的垃圾;有一位是什么都做的后勤大總管,負責記錄果樹的生長情況、統(tǒng)籌工作安排;韋海妮和另一人既是莊園主人又是工人,還負責做技術指導,同時養(yǎng)了一批蚯蚓做肥料。“蚯蚓糞是最好的有機肥。”她說。團隊還聘請了寶美村村民,具體的施肥、噴營養(yǎng)液、套袋、收果等活兒由他們來做。
7月,寶美莊園收獲了第一批果,個頭勻稱,單果重約0.5公斤,糖度在18度左右。韋海妮聯(lián)系好老板來收果,微商們也跟她訂購。有的果商包裝的2只裝、約1.5公斤重的火龍果,一盒可以賣出100多元。
“寶美莊園的種植經驗還在積累中,等我們的技術成熟了,可以帶動周邊的群眾發(fā)展這一產業(yè)。”這是韋海妮下一步的規(guī)劃,也是莊園每天必寫種植日記的原因。“我們要精確記錄每一個種植步驟,這樣村民就有可靠的樣板。”按照寶美莊園模式,一個成年女性可以負責2畝果地,以最低年畝產400公斤、最低收購價10元/公斤來算,脫貧是分分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