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戶享受低保保障,142戶有產業(yè),79戶有外出務工收入,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4戶,全部納入民政兜底”……3月13日,在那坡縣百省鄉(xiāng)政府會議室,鄉(xiāng)長羅澤彗核算著未脫貧群眾的收入項目,對通過“一戶一法”跟蹤服務確保如期脫貧充滿信心。
百省鄉(xiāng)地處中越邊境,是該縣脫貧攻堅的主戰(zhàn)場。四年來,全鄉(xiāng)累計脫貧1167戶4555人,截至去年底,貧困發(fā)生率降至5.28%。今年將全面完成面良、那布、上華、那翁、規(guī)六等5個深度貧困村脫貧出列,使剩余未脫貧戶236戶925人全部脫貧。
因戶施策、因人施策的“一戶一法”脫貧摘帽行動,是那坡啃下最后硬骨頭的“殺手锏”。
那坡是自治區(qū)認定的4個極度貧困縣之一,目前還有36個村1353戶4454人口未脫貧,主要集中在邊境邊遠鄉(xiāng)鎮(zhèn)和大石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四年來,我們推行‘一村一策’,打牢了基礎,如今細化到‘一戶一法’,全力補齊不足。”該縣縣委書記黃林表示,全縣有信心在9月底之前全部達到脫貧目標要求。
免費包車促進就業(yè)。2月10日以后,該縣加大粵桂扶貧協作,通過網絡招聘會等形式,幫助群眾“不見面”找工作,同時通過交通費用補貼、“點對點”免費包車輸送等形式,力爭有勞動能力的未脫貧戶中,至少有一個人能外出務工。“我們克服疫情影響,通過‘出家門上車門,下車門進廠門’的形式,截至3月10日,我們把1.2萬名農民工送到復工崗位。”該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李定根說。據了解,該縣年內每個行政村(社區(qū))將開發(fā)20個“定崗不定人”扶貧公益崗位,全縣開發(fā)2620個,將可吸納8000以上人次就業(yè)。
拓面增收壯大產業(yè)。那坡特色脫貧產業(yè)有桑蠶、中藥材、油茶、八角、杉木、養(yǎng)豬和養(yǎng)牛等。該縣農業(yè)農村局局長農有敬介紹,全縣今年將新種桑園面積1.5萬畝,新種中藥材1.76萬畝,新種油茶1萬畝,油茶低改1萬畝。同時,還將實現生豬出欄10萬頭,肉牛出欄2萬頭目標。“種桑養(yǎng)蠶、養(yǎng)豬都是短平快的,年內就見效,這將為未脫貧戶實現增收。”農有敬介紹,局里已經派出所有的農技人員,全力做好服務工作。
倒排工期建設住房。該縣正全力推進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掃尾工作,預計3月底前,完成剩余175戶四類重點對象的危房改造工作,徹底解決群眾住房安全問題。
據了解,針對飲水問題等弱項,該縣今年將投入3000萬元,高質量完成農村飲水安全保障任務。此外,該縣年內還將引進2家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yè),計劃投資370萬元在龍合、百合、百省等鄉(xiāng)鎮(zhèn)建設農產品交易市場,幫助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農產品加工企業(yè)擴大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提高產品銷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