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我?guī)X南的永?h素有“福壽之鄉(xiāng)”之美稱,該縣西北部的龍江鄉(xiāng),重山疊水,溪河星羅棋布,在群山中蜿蜒環(huán)繞,畫出一道道銀波閃爍的曲線,從空中俯視這簇長年奔流的溪河有如群龍戲水,形成旖旎的山水相依自然風光,這里的先民很早就把這一帶稱為龍江,一直沿襲至今。
這龍江境內的大小江河均發(fā)源于植被極好的群山,一年四季清澈透底,清涼甘甜,她以特有的方式默默地滋潤著這塊風水寶地,養(yǎng)育著這方黎民百姓。走進龍江地界就猶如走進神話世界,這里山峰挺拔峻峭,竹木成林,遍山藥材,四季鶯歌燕舞,百花爭艷,空氣清新;水到之處必生財,藏水之處必聚財,河床中布滿大小奇石,盡顯小橋流水之神韻,坡地上終年果蔬不斷,彰顯勤勞致富的原理;錯落有致的山寨鑲嵌在依山傍水的山窩里,民風古樸,雞鴨成群,勞作者快樂的歌聲不時在山坡和河谷中來回蕩漾;在這神奇的大自然迷宮里山回水轉,情趣盎然,形成無數聚氣藏寶的風水地,這里的天地人共同演繹著人間的和諧,處處呈現富饒祥和景象,好一派人間仙境。被譽為東方神果的珍稀物種——羅漢果的發(fā)源地和主產區(qū)就是此地。
青年畫家韋雅夫(格彬)先生就出生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自幼就吸吮這里的營養(yǎng),受萬物熏陶,得天地靈氣,對青山秀水情有獨鐘。從少年涂鴉開始,畫的就是這山,涂的就是這水,畫了三十多年,悟出了山水畫靈魂所在。他作畫時追求“三凈”,即“心凈”、“身凈”、“器物凈”。心凈,他每作畫時必將一切雜念排除,心不想它事,耳不聽雜音,眼不觀它物,每幅畫一氣呵成。身凈,作畫前必焚香淋浴洗澡更衣。器物凈,他的畫筆、墨汁、硯臺極為講究,都是選擇品味很高的專用筆墨并請峨眉山高僧開光,作完一幅畫其筆必棄之,不重復再用。在多年作畫習慣與執(zhí)著追求中逐步形成獨自之風格,創(chuàng)立了“西江畫派”和“禪宗吉祥山水畫派”,并在海拔2141.6米的“華南第一峰”和遍布原始森林的廣福頂建有創(chuàng)作基地,經多年努力,終于成為擁有“中國百杰書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九三學社中央書畫院美術師”、“桂林市政協委員”、“中國嶺南西林畫院院長”……等多個銜頭的實力派青年畫家,擔綱國內多家畫院機構領導或中堅。在他的家鄉(xiāng)因左右逢源而構成的風水寶地絕對是富庶的,從而在他的山水畫中喜好構架左右逢源的山水美景也就是自然之事了。無論是品還是賞雅夫先生山水畫,您都可感覺到整幅畫都透著羅漢果的芳香與甘甜,都可搜尋到聚水生財、人財兩旺的元素。雅夫出生中醫(yī)世家,受辯證統一的中醫(yī)理論影響頗深,甚至可說根深蒂固,他的畫無不充滿辯證理念,百看不厭,每一幅畫都是一首無字的山水詩,在虛實相間的色彩里藏著山水四季的故事,在粗細不一的線條中布滿吉祥富貴的音符。雅夫先生鐘情憚學,并把“憚”之意境融入畫中,作畫時講究動靜結合,注意陰陽和諧,倡導遠近平衡,再現真實卻超越真實。
以“福壽文化”見長的永?h,人才輩出,藏龍臥虎,丹青不凡,但雅夫先生的畫近年來十分搶手,海內外美術館、博物館,黨政要人辦公室以及部門機關都爭掛他的畫,公私企業(yè)商鋪廳堂的主人更是爭相懸掛雅夫先生的畫。這到不是因其名,而是普遍感到他的畫有靈氣,畫風超脫,寓意高深,不但養(yǎng)眼,而且懸掛后都會給主人或單位帶來意想不到的回報。民間甚至流傳懸掛他的畫有夙愿天成、逢兇化吉之靈驗,這一說法現已外傳到山東、廣東一帶。隨著雅夫先生外交時空的擴展,其社會效應將更為輝煌。(桂林市雁山區(qū)政協副主席 林正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