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長城”圍著遵義會議舊址風格的建筑。見習記者 陸旺攝
鄉(xiāng)村版“長城”,你怎么看?
浦北縣一農民企業(yè)家在家鄉(xiāng)斥巨資欲建民辦博物館,以供游客免費參觀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見習記者 陸旺 通訊員 覃科棵
近日,浦北縣張黃鎮(zhèn)江平村一棟建筑引發(fā)網友關注。該建筑四周是延綿一公里長的城墻,外觀酷似長城,城墻內有翻版的“遵義會議會址”。主人自稱擁有濃厚的紅色革命情結,想建一個民辦博物館,展出他收藏的3000多件革命軍品,供游客免費參觀
1“長城”圍著“遵義會議會址”
張黃鎮(zhèn)是浦北縣大鎮(zhèn),江平村則是該鎮(zhèn)人口最多的村。
最近,江平村的一座私人莊園引人熱議,莊園占地有一個足球場大,四周是酷似長城的城墻,城墻高約4米,走道寬約2米寬。莊園門口有一塊刻著“地方人民公園”的大石,旁邊設有兩座偉人雕塑。
穿過城墻進入莊園,可看到一棟3層高的小樓,上蓋小紅瓦,歇山式屋頂,走廊由7個磚券拱支撐,外表均鑲上白紅瓷,給人以古樸莊嚴之感。
9月8日,現(xiàn)場一名建筑工人說,莊園的城墻及3層樓的建筑是分別模仿“長城”、“遵義會議會址”而建。他自豪地說:“好漂亮,村里能見到這樣的莊園真的難得。”
2 主人有紅色情結 喜歡收藏軍品
莊園的主人叫陳天日,因養(yǎng)蠔而發(fā)家致富。他說,自己有較深的紅色情結,除建莊園外,甚至他的手機鈴聲都是革命歌曲。
20年前,陳天日開始收藏有關的物件,包括紅纓槍、八路軍大刀、抗美援朝時的電臺等軍品。
陳天日說,整個莊園耗資千萬元,將于今年年底建成。他建這個莊園,部分建筑用于居住,部分想用于展覽。他計劃將自己收藏的藏品免費陳列在外觀酷似“遵義會議會址”的建筑內,建成一個民辦博物館,讓村民、游客免費參觀。
3 未向文化部門報批 民辦博物館有門檻
陳天日透露,博物館的建設他還沒有辦相關手續(xù),想等建筑完成施工后,再按審批流程申請。浦北縣文體局局長夏玄新表示,尚未接到相關申請。
夏玄新說,申辦民辦博物館需要一定條件,按照國家文物局《關于民辦博物館設立的指導意見》,不得使用居民住宅、餐飲場所、地下室和其他不適合辦館或有安全隱患的場地作為辦館場所,館舍應設置專用的展廳、庫房,并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安全和消防設施,館舍應以民辦博物館自有為主,租賃館舍的租期不得少于5年。此外,民辦博物館藏品的數(shù)量不應少于300件,須真實可靠且來源合法。
目前浦北縣尚未建有民辦博物館,夏玄新表示,如果陳天日想搞民辦博物館,在縣城的效果要比在鄉(xiāng)村好很多,畢竟縣城交通更便利、人流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