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在雙年展上欣賞作品。 云亦云 攝
▲雙年展上的行為藝術《滌Di》。
南寧訊(記者云亦云)這不是對藝術歷程的回顧,也不是對藝術經(jīng)典的致敬,而是最鮮活、最新銳的當代藝術交流活動。12月27日,第二屆中國—東盟藝術雙年展在南寧市德利AICC東盟國際文化廣場開幕。中國、柬埔寨、緬甸、新加坡、泰國、澳大利亞、德國、日本等國家的藝術家在此歡敘友情,當代藝術思想在此碰撞出新的火花。
以“異流·同源”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東盟藝術雙年展,由中華社會文化發(fā)展基金會東盟文化公益基金、廣西神馬書畫院主辦,東方旅郡投資管理公司等協(xié)辦,廣西卡羅文化傳播機構等承辦。著名油畫家羅荃擔任策展人,著名藝術批評家劉淳擔任學術主持。
本屆雙年展分架上藝術、影像藝術、行為藝術三大單元,共展出作品138件(組)。參展藝術家包括薛松、朱發(fā)東、楊青、朱久洋、胡又笨、何燦波等。中山大學傳媒學院院長楊小彥、中國美術批評家年會常任秘書長賈方舟、中國美術批評家協(xié)會學術委員劉禮賓、四川美院當代藝術研究所所長何桂彥等我國藝術界名家到場觀展。《藝術時代》《黃河》《大藝術》《當代藝術家》《影像》等藝術類刊物派代表到場祝賀。
廣西本土藝術家彭湘、黃柱、尹天石等也參與了此次藝術盛會。其中,尹天石還披掛上陣,在現(xiàn)場演繹行為藝術《滌Di》,吸引了眾多藝術愛好者駐足觀賞。此次藝術雙年展的舉辦,是廣西藝術界對于這一新興藝術形態(tài)的積極呼應,也加強了公眾對于當代藝術的認知度。
此次展出的藝術作品形式多樣,蔚為大觀,各國藝術家創(chuàng)作時采用的材料也五花八門,與傳統(tǒng)藝術大相徑庭。熱點之作包括裝置藝術《逍遙圖》、紙質(zhì)水墨《線山》、聚氨酯綜合材料《浴系列》、行為圖片《擦肩而過》、布面油畫《我的練習——青蘋果》、綜合材料作品《綿延·固系列》等。據(jù)悉,此次藝術雙年展將延至2016年1月27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