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正值金秀瑤族盤王節(jié),上午9:00,在金秀瑤都廣場舉行了瑤族服飾展演,展演活動分為《 大山紅》、《云水藍 》、《 黑裝瑤》、《 瑤之花》四個篇章,分別展示了茶山瑤、盤瑤、花藍瑤、山子瑤、坳瑤五個瑤族支系的艷麗服飾。
瑤族,是一個走向世界的民族,“好五色服,衣裳斑斕”是金秀瑤族服飾的共同特點,堪稱中華服飾文化的一束奇葩。
而今,在傳統(tǒng)的瑤族服飾里,經(jīng)過設(shè)計師的巧妙設(shè)計,加入了各種流行元素,使瑤族各支系的服飾里多了一分時代和時尚的印記。
“好五色衣服”的五色是指紅、藍、黃、黑、白。這五色是中國歷代王朝官服正色,而瑤族傳統(tǒng)服飾卻以五色為民服正色世代傳襲,五色官服正色的“貴族化”在這里被“平民化”了。
瑤族長期被壓抑、受貶低、遭排斥,勇敢的瑤族人把那種渴望被關(guān)注和被尊重的民族情感宣泄在五彩斑斕的服飾上,用華麗的五彩衣掩蓋內(nèi)心的沉痛。
另外,瑤族的聚居地常常是崇山峻嶺間,綿延的山脈把外界與他們隔絕,是“山高皇帝遠”的南蠻不毛之地,封閉性的地理條件阻隔了集權(quán)等級尊卑制度的執(zhí)行,使瑤族保持一個獨特的土著服飾文化。瑤族“好五色衣服”的習俗是將色彩作為一種主觀的圖式符號,賦予特殊的民族情感和文化理念,并通過對物象的視知覺認識轉(zhuǎn)換成對內(nèi)心世界的文化反思。
在瑤族民間,晦冥之色的黑色象征著土地,幾逶跉v史上被剝奪了擁有土地的權(quán)利,成為一個遷徙的民族,黑色成為他們對土地的向往和對失去土地的沉痛之情的情感代碼。紅色則是血液與生命的情感代碼,象征瑤族祖先為了捍衛(wèi)民族尊嚴而帶傷奮戰(zhàn)的血痕,寄托著再生的規(guī)定意義。
白色、藍色本身具有喪俗的悲傷哀痛、凄涼慘淡的民族心理情感,成為瑤族沉重的民族心理情感代碼。
黃色代表著陽光,是上天的賜予,是自然界萬物生命的源頭,也是民族賴以生存發(fā)展的希望,歷代皇權(quán)統(tǒng)治者把它作為皇室的御用色彩,不允許他人染指,而瑤族卻把黃色用在自己的民族服飾上,在生命與生存的本原意義背后把民族哀傷的情感寄予其中。
“好五色衣服”,華麗的外在表象掩蓋了一個民族沉痛的心理悲傷,這其中包含著瑤族先民對祖先、對土地、對自然、對生存空間的崇拜意味,其圖騰崇拜的宗教紀念意義代替了本原的色彩審美意義。這種色彩的審美象征意義反映出瑤族心靈深處的文化心理審美意識。
除服飾單個色彩的象征意義外,色彩間的搭配也包含著象征寓意,當然這并不排除色彩及色彩間搭配本身具有的審美意義。紅色與黃色、白色的搭配被用在胸飾、圍裙、頭帕花邊裝飾之上,“紅配黃,亮晃晃”,顯露出人生的榮耀與高貴。黃色作為歷代皇族的特定專屬色彩,具有“皇權(quán)天授”的象征,具有華貴明麗的心理因素和視覺效果。瑤族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把皇室的御用色彩用在自己的民族服飾之上,把民族情感宣泄在服飾的五彩斑斕的表層空間,既具有色彩上的視覺審美價值,又具有色彩的深刻寓意性。
歷史上,瑤族是一個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為主的農(nóng)耕民族,“男耕女織”一直是瑤族社會家庭的主要經(jīng)濟形態(tài)。過去,瑤族民眾一家人所穿的服飾,大多由家庭婦女自種的棉、麻,自紡紗線,自織土布,自裁衣料,自己縫制而成,F(xiàn)在,瑤族傳統(tǒng)服飾面料仍以棉、麻居多,只是在服飾的裝飾材料上,大量的毛線、晴綸線取代了原有的棉質(zhì)或絲質(zhì)色線,成為挑花、刺繡、織錦的色線材料,從而形成了瑤族傳統(tǒng)服飾特色面料。
瑤族男子服飾具有樸實、精干的陽剛之美,象征精悍剛強的性格;女子服飾具有俏麗多姿的婀娜美,象征溫柔能干的素質(zhì)。瑤族女子頭上的各種頭飾極為講究,有的源自圖騰崇拜,有的源自生活,但無論如何,其造型大多含有深刻的象征意義。頭飾則極為講究,椎髻插簪,佩戴銀飾,鮮艷奪目。男子用布裹頭,婦女頭戴頭飾,以示敬祖。這是原始宗教中祖先崇拜的反映。
( 攝影: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