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陸仁勝(右二)向客商介紹中草藥種植情況。
10月26日,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七沖原始森林腹地的昭平縣文竹鎮(zhèn)七沖村,陸仁勝和他母親唐蓮芳正在茶廠里趕制今年最后一批“黃花遠志茶”。這種茶用中藥材黃花倒水蓮的葉子加工而成,市場價每公斤達1000元。
陸仁勝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銷售產(chǎn)品,擁有近百個中草藥銷售的qq、微信群,市場前景十分廣闊。“他做出來的茶條索緊細、韌而不脆,在同類茶中非常暢銷。”說起陸仁勝的茶,廈門客商徐國鶴豎起大拇指。
具有傳奇色彩的是陸仁勝的經(jīng)歷——他曾是一名外企高管,2008年放棄高薪工作,毅然回鄉(xiāng)當起農民。“那年過年回家,看到村里鄉(xiāng)親們依然過著貧苦的生活,非常難受,”陸仁勝對記者說,“說句掏心窩的話,我是從這里走出的孩子,有責任帶領鄉(xiāng)親找到致富門路。”
對于他想回鄉(xiāng)種草藥的想法,第一個提反對意見的就是唐蓮芳。“家里好不容易供出一名大學生,就是想讓他找個體面的工作別再當農民。如今又回來,太傻了。”唐蓮芳說,她曾對兒子說過“太丟人”的狠話。然而,陸仁勝不顧別人的勸說,毅然告別城市的繁華,回到山里的家。
七沖原始森林總面積74.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5%,是廣西桂東地區(qū)最大的原始森林,物產(chǎn)豐富。從小,陸仁勝就跟著父母上山挖草藥賣補貼家用,認識許多生長在山里的中草藥。
一邊自學一邊向專業(yè)人士請教,陸仁勝慢慢掌握不少藥材種植知識。隨后,他上山把野生的黃花倒水蓮、走馬胎等移回田里培育,成功培育出種苗,并租下10多畝山地種植。
2011年,陸仁勝種植的第一批黃花倒水蓮獲得豐收,根莖以每公斤80元的價格被外地藥商搶購一空,賺到第一桶金。
2011年春節(jié),陸仁勝家比往年熱鬧多了,村民紛紛來討教種植中草藥的方法和種苗。
2012年開春,陸仁勝帶著50多戶村民上山種起中草藥,實行訂單收購,統(tǒng)一種苗、技術指導。
七沖村村民鄧華明從2012年開始跟著陸仁勝種植黃花倒水蓮,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展到10多畝。他對記者說:“葉子每公斤收購價為10元、根莖80元、樹枝10元、花600元,一畝年收入超過7000元。”
2013年秋,陸仁勝在福建省德化縣發(fā)現(xiàn)當?shù)厮庌r利用黃花倒水蓮葉子加工成黃花遠志茶,價格很高。他說:“在七沖村,黃花倒水蓮主要取花、根部、枝干做藥材。一到冬天,葉子掉落一地,很可惜。”
學到加工技術后,2014年春,陸仁勝集資20多萬元搭建廠房并買來機器設備開始搗鼓黃花遠志茶。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實驗,他成功制作了黃花遠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