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留住母校 三“打工仔”南寧募捐
馬山縣那料小學將撤并,數百師生要到幾公里外的小學上學
三名在南寧的那料村“打工仔”發(fā)出倡議,希望募集到50萬元新建母校
昨日,500多名那料村老鄉(xiāng)和各屆人士捐款22萬余元
為那料小學募捐的愛心人士排成長隊。
今年9月,在南寧打工的三位“韋先生”,得知遠在馬山縣家鄉(xiāng)的那料小學將結束86年的歷史使命,數百名師生要到幾公里外的東良小學上學后,向社會發(fā)起了“湊夠50萬,另建新母校”的倡議。12月21日,500多名來自那料村的老鄉(xiāng)及社會各界人士捐款22萬余元。募捐方稱,在籌款50萬元后就停止募捐。
太小太舊 “86歲”小學將撤并
韋衛(wèi)宇、韋衛(wèi)建、韋寶三,這三名來自馬山縣喬利鄉(xiāng)那料村的“打工仔”,來南寧打拼已十幾年。今年9月,他們得知了這樣一個消息:明年秋季開始,有86年歷史的那料小學,因校園面積太小、教學樓已成危房等原因,將并入隔壁村的東料小學。
那料小學校長黃華衛(wèi)向南國早報記者介紹,現在的那料小學占地面積不到1000平方米,其中一棟老舊教學樓就占去了一半面積,再算上教職工宿舍、廚房、衛(wèi)生間等,活動場地不足300平方米。那料村黨支書韋寶護說:“平均下來,每名學生連一平方米的活動面積都沒有。除了校園中間幾米寬的過道,都沒有最起碼的活動場所。”最麻煩的是,如今的那料小學已被公路、民宅團團包圍,沒有了擴建空間。
韋衛(wèi)宇、韋衛(wèi)建是堂兄弟,也談起那料小學的“小”。“讀小學的時候,全校只有一個籃球,但沒有籃球場。學校旁邊有條河,我們的體育課,就是把球扔到河對岸,然后全班人一窩蜂繞道過橋去撿球。一來一回40分鐘,一堂課就結束了。”說到此,韋衛(wèi)宇和韋衛(wèi)建相視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