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體操曾經“不可一世”,這在四十歲以上的人都印象深刻,但后來跌入低谷。最近幾天,筆者看過在廣西體育中心體育館舉行的全國體操錦標賽后,感覺:廣西應可以把體操運動項目重新“托”起來。
何如此說
一是廣西的體操又被重視了,這從廣西第一次辦體育大賽就選擇體操這個項目就可以看出來。廣西運動員此次能取得金牌銀牌銅牌,最直接原因,恐怕是在比賽之前,廣西體育主管部門把一批有希望的運動員,送到國家隊或讓他們到國家隊跟隊訓練,讓這批運動員大開眼界,看到了追趕的目標,得到了國家隊的幫助,更找到了提高運動成績的方法。否則很難想象一批窩在南寧自己練,一年沒幾次參賽機會的孩子們會有信心奪取全國冠軍亞軍季軍。
二是廣西人適合于練體操。廣西有“靈、小、短、水”的競技體育總體布局,我國體操技術權威黃玉斌也說廣西人靈、有搞體操運動項目的土壤,適合發(fā)展體操事業(yè)。這次全國體操錦標賽,可不是只有廣西隊運動員是廣西人,還有好幾個隊的隊員是原在廣西啟蒙的,說明廣西人有體操天賦。
三是現在廣西體操人的心又凝聚起來了,這是體操事業(yè)重新崛起的一個重要的條件。毋容諱言,前些年體操成績滑落,人心不齊是個重要原因。但這次,從體育主管部門,到體操界的“老大哥”李寧和隊里的教練員、運動員,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要把體操事業(yè)重新搞起來的干勁非常足。
有這幾條,廣西體操重新崛起應不會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