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臨近,天公作美,加上廣西“三月三”假期,正是踏青、掃墓的好時光。然而埋藏在盎然春意里的某些疾病卻容易伺機作祟,記者特請醫(yī)學專家為讀者奉上“健康出行寶典”,樂享小長假。
流感高發(fā)季
預防呼吸道感染
清明時節(jié)冷暖空氣交替比較頻繁,氣溫波動較大,正所謂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下雨的時候溫度降低,轉晴后溫度又會大幅上升,就在這一冷一熱之間,人體的自身免疫力也隨之降低,這時一旦遭遇病毒侵襲,就很容易發(fā)生感冒或流感。
自治區(qū)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防制所副所長李海提醒,春季是流感高發(fā)季節(jié),市民出游,應該避免去人擁擠的地方。“流感是一種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勤洗手、室內勤通風換氣、注意營養(yǎng)、保持良好體質有利于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出現(xiàn)打噴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時,要用紙巾、手帕掩蓋口鼻,預防感染他人。”
外出踏青
高血壓患者要注意
外出踏青游玩,是很多市民清明小長假放松的一種方式,但是,平時較少活動的市民,做運動也需要量力而行,不宜過于激烈或時間過長。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醫(yī)師寧豪介紹,市民出游時,要及時增減衣服,尤其老人和小孩要避免迎風吹,或出汗時脫衣,否則更容易著涼。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的人更要注意保暖,注意勞逸結合,要多提醒自己穩(wěn)定情緒。高血壓患者應該隨身攜帶藥品。寧豪醫(yī)師說,“春季氣溫回升,空氣清新,適時出游,對健康有莫大的好處。但對于高血壓病人來說,出行時要注意以下情況,一旦感覺不適,如頭暈、頭痛、眼前發(fā)黑、走路不穩(wěn)等癥狀,應立即停止運動,就地坐下,防止跌倒或發(fā)生意外。”
犬類傷人 事件高發(fā)
避免直接接觸犬類
出去游玩到郊區(qū),有的時候看到一些可愛的小動物,很多市民都會忍不住上前去逗玩。
南寧市疾控中心免疫規(guī)劃科科長梁正鐵介紹,春季市民出游盡量減少接觸動物外,還應該避免直接接觸犬類。“每年春季3-4月份,犬類咬傷人的案例增多,平時有的門診接20例左右的病例,而在近期則會接到50例左右的病例,因為在清明節(jié)前后這段時間,屬于犬類發(fā)情期。所以市民外出游玩時,應盡量避免直接接觸犬類,以避免被咬傷。”此外,梁科長還介紹,如果一旦被犬類咬傷后,應該立即將傷口的血擠出來。狗的牙齒附著很多細菌,狂犬的牙齒附有狂犬病毒,因此,擠出血是為了防止細菌、病毒進入血液循環(huán)。用20%的肥皂水和大量清水反復沖洗傷口,也可用醋沖洗。隨即應該到醫(yī)院進行注射狂犬疫苗,以防止患上狂犬病。
預防 花粉過敏
遠離過敏源
春天百花爭艷,要注意預防花粉過敏。廣西皮膚病防治研究所唐醫(yī)生介紹,春天是樹類花粉傳播最廣泛的季節(jié),花粉、塵土、蟲螨、陽光、樹葉等都可以引起過敏。
唐醫(yī)生建議,春季出游,對于花粉過敏者,盡量遠離過敏源。在選擇的春游地點,應盡量回避有花之處。戶外活動時不要近距離“拈花惹草”,不要在草地上睡覺,不要用口唇、鼻子及面部直接與花朵或樹葉接觸,以免過敏現(xiàn)象發(fā)生。過敏嚴重者,可到醫(yī)院及時就診。
防止 昆蟲叮咬
可立即涂擦風油精或皮炎平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也是各種昆蟲滋生的季節(jié), 南寧市疾控中心免疫規(guī)劃科科長梁正鐵是這樣認為的,如果你不慎被昆蟲叮咬,切莫置之不理,更不可搔抓,而應立即涂擦風油精或皮炎平等糖皮質制劑,被松毛蟲、蜘蛛、蜜蜂、蝎子等叮傷后應冷敷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