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下課,“老師,你們又來下鄉(xiāng)走訪貧困戶了”這幾乎是他們生活的全部。
他們是知識的傳播者,學生的守護神;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勤勤懇懇,贏得桃李遍天下;他們在教學工作與扶貧工作兩者間無數(shù)遍往返,游刃有余。
他們就是凌云縣實驗小學全體教職工。一提到他們,大家第一印象就是教學經(jīng)驗豐富,教學成果顯著,贏得了學生、家長、同行及領導們的一致好評。
做好帶頭人,為民辦實事
凌云縣實驗小學校長王世法同志,他是本校扶貧道路上的中堅力量,他帶領全體教師幫扶磨賢村共165戶,在幫扶理念上王世法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打造“四個品牌”,開展困難幫扶“送溫暖”“金秋助學”“愛在呵護”“行動如一”,F(xiàn)實驗小學幫扶對象脫貧率達95%以上。
劉得明家有兩小孩(劉勝東、劉桂林)都考上了大專院校,當初剛上大學,高昂的學費使這個本來就不寬裕的家庭捉襟見肘。王世法得知情況后,帶上豬肉和蔬菜直接到劉得明家,并與劉得明相對而坐談論起孩子上學的思想工作,并且全力支持兩小孩上學走出大山,帶著劉得明到教育局了解大學助學貸款的相關政策,手把手的幫其走程序申請大學助學貸款每人6000元處理好上學費用問題,讓他們再無后顧之憂。王校長切實做到為民辦事,為民排憂解難,他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貧困戶。
以身作則,做群眾脫貧致富的“小諸葛”
2018年年底,實驗小學陳長靖(體育教師)被選派到隴雅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成為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一份子—隴雅村工作隊員。
剛上任時,他有諸多擔心,生怕做不好這份工作,不能很好地帶領當?shù)乩习傩沾蜈A這場脫貧攻堅戰(zhàn)。“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這些樸實而有力量的話一直縈繞在他耳邊。于是他懷揣著“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一頭扎進了隴雅村委會,和隴雅村的村干部一起帶領著隴雅村的百姓在脫貧路上奮勇前進。
對于陳長靖來說,2019年是他人生重要的日子,他與妻子迎來了他們愛情的結(jié)晶。而對于駐村的他來說,不能就近照顧妻兒的內(nèi)疚遠遠大于做新手爸爸的喜悅,陪護假只休了兩周的他每每對妻子提起,一向柔弱的妻子都會反過來寬慰他說:“你是扶貧工作里的一顆螺絲釘,要釘?shù)梅(wěn),釘?shù)美?hellip;…”。有了妻子的寬慰,他的干勁更足了。始終融入在弄雅百姓的生活中,和貧困戶們統(tǒng)一戰(zhàn)線,堅定地走在脫貧攻堅的道路路上。
許多平凡的小事組成了不平凡的駐村生活。剛到隴雅村時,全村只有一臺電腦,以及一臺時好時壞的打印機,電子信息建設幾乎是空白,許多問題有待解決。時隔一年,在駐村干部的帶領下,村里諸多問題得以解決,村民們的生活已是紅紅火火。如今,全村勞動力轉(zhuǎn)移就業(yè)技能:電工12人,電焊13人,計算機3人,摩托車修理26人,汽車維修4人,家政服務15人,餐飲服務員26人,廚師5人,砌筑工510人,茶藝師3人。農(nóng)村發(fā)家致富亦離不開畜牧,本村現(xiàn)能繁育母豬總存欄410頭,養(yǎng)殖農(nóng)戶223戶,戶均養(yǎng)殖1.83頭;全村養(yǎng)有山羊500余只,養(yǎng)羊農(nóng)戶16戶;全村養(yǎng)牛100余頭,養(yǎng)牛農(nóng)戶32戶。
正如他所說:“脫貧之路,腳步不停;青春之夢,仍將繼續(xù)”。我們相信,有這樣的干部在脫貧攻堅的前線,有他們的一片真心澆灌著這片熱土,脫貧攻堅戰(zhàn)全面勝利定是目標可期、勝券在握。
王校長、陳長靖老師的故事,只是凌云縣眾多扶貧幫扶干部在脫貧攻堅戰(zhàn)中的一個縮影,像他們這樣默默走在脫貧攻堅路上的人不計其數(shù)。只有真正走進他們生活世界,體會他們的工作生活,才會真正的感受到他們心中的那份責任與擔當。(周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