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對武宣縣桐嶺鎮(zhèn)的覃逸梟來說是個吉年,當年他從廣西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畢業(yè)后被廣西一家著名企業(yè)——揚翔飼料公司聘為技術員,不久因表現(xiàn)突出升了職,成了每月可領取3500元、每年還有不菲提成的中層管理員,有大好前程。
但2013年初,覃逸梟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辭職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說干就干,辭職未滿一個月,他就貸款20萬元承包了田臺村、花山村等多片荒地,種上了100多畝甘蔗。為了管好甘蔗,覃逸梟豁出去了,他在蔗地邊搭了個帳篷,把鋪蓋搬到帳篷里住下。為了節(jié)省工錢,這個從沒摸過噴霧器、鋤頭的小伙子學會了噴農藥、鋤草、松土。能自已干的事他就絕不請人,用他的話來說:“一個人只要有目標,在哪里都能把干毛巾擰出水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種蔗的第一年,他的100多畝甘蔗總產量達500多噸,平均畝產5.1噸,高于全縣平均水平,不但還清了貸款,存折上還有了10萬元的存款。
看著這10萬元存折,覃逸梟又盤算開來。每當甘蔗賣完就要燒蔗葉備耕,他邊掰指頭邊想:一畝甘庶大約有5000斤的蔗尾和蔗葉,100畝就是50萬斤。這么多的寶貝,堆起來差不多和當?shù)氐奶镞|山一樣高,要是能賣1毛錢1斤,也有5萬元。我就這樣把它燒了,豈不是很浪費不行,我得想辦法讓這一大堆蔗葉變成錢。
思路一通,覃逸梟立馬就上網搜索。經查閱資料得知,甘蔗葉含有豐富的葉綠素和食物纖維等營養(yǎng),完全可以滿足馬牛羊等食草動物的需要。可是,當他拿蔗葉試著給馬牛羊吃時,又大失所望:有些馬牛羊對他的蔗葉只舔了舔,有些連舔的興趣都沒有,聞了聞就走開了。他把一頭餓了兩天的水牛牽來,想喂它鮮嫩的蔗尾,那頭牛卻像什么都沒見似的,怎么哄它也不吃。
后來,覃逸梟把煩惱告訴了大學的老師,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嘗試把蔗葉打碎,再拌上些玉米粉、豆粕、砂糖等物。這下,馬牛羊們吃倒是吃了,但效果卻與預期相差甚遠。直到實驗對象換成兔子時才獲得成功,因為兔子不僅愛吃,而且吃了以蔗葉為主料的飼料還長得很快,這一結果使覃覃逸梟振奮不已。他又花了半年時間,對飼料配方做了改良,使不同生長階段的兔子都有了相應的飼料。
2014年10月,覃逸梟認為飼養(yǎng)技術已經成熟。于是,他投入30萬元,在通挽鎮(zhèn)花顏村建起一個有1000只種兔的養(yǎng)兔場,F(xiàn)在,這些種兔大都已經產仔,在覃逸梟的精心護理下,種兔們毛油油的,兔崽子們愛吃、愛睡又愛長,每只每月增重達一斤多,預計今年有5000只肉兔投放市場。光是用蔗尾養(yǎng)兔這一項,年產值預計有50萬元。
隨后,覃逸梟在兔場邊的空閑地開挖承包了15畝魚塘,用兔糞飼養(yǎng)土塘角魚、泥鰍等?粗杖氪蟠笤黾樱?shù)卮甯刹颗砗昵f:“很多大學生都不知道怎么創(chuàng)業(yè),你看覃逸梟讓不起眼的甘蔗錢生錢,我們喜歡這樣的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