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中午,家住東興市江平鎮(zhèn)公式尾村的馮良群從海灘捕撈現場急匆匆趕回家,幫臥床的公公翻身、換尿片。“春天來了,天氣變化無常,尿床后如果不及時更換容易感冒。”馮良群對記者說。
馮良群于上個世紀90年代嫁入夫家,婚后夫妻恩愛有加,起早貪黑下海捕撈,幾年后建起了一幢3層小樓房。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01年初,公公突然中風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從此,馮良群每天凌晨3時多起床,先同婆婆一起幫公公翻身、按摩、換屎尿片,然后煮好一家人的早餐,做完這一切又和丈夫一起出海捕撈。晚上回來還要同婆婆一起幫公公翻身、按摩,一天到晚沒閑著。
經過六七年精心護理,公公可以慢慢自己下床了。馮良群本以為生活會逐漸安定下來,但命運再一次打擊她。2008年,婆婆因風濕造成雙腳不能走動,加上腰椎受損臥病在床,嚴重時得送進醫(yī)院做理療。每次送去醫(yī)院,馮良群得兩頭跑,在家照顧護理完公公后,又得趕往醫(yī)院護理婆婆,為婆婆端飯、端水、洗澡、梳頭、剪指甲,盡管累得身心疲憊,但她絲毫沒有抱怨。
常言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婆婆卻說:“我久病床前有孝媳婦。”每每提起這個媳婦,婆婆打心眼里喜歡,每次有基層干部到她家走訪慰問,總會豎起大拇指說:“我這個媳婦很好,很孝順!”
如今,在馮良群的悉心照料下,婆婆可以慢慢下床行動了。村里人都說侍候一個長期臥病的人都難,馮良群卻長時間同時侍候兩個人,實在難得。
面對別人的稱贊,馮良群總是淡淡地說:“我只是在盡兒媳、妻子、母親的責任。”
■短評
把“孝”刻進人生字典
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也沒有感人肺腑的表白。馮良群作為一個最普通最傳統女性,把“孝”字鐫刻在自己的人生字典里,把兩代人之間的情感緊緊連在一起,傳承了中國的傳統敬老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