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蘭縣自2001年開始引進水稻免耕拋秧栽培技術以來,得到了廣大農戶的認可和接受,并在全縣迅速鋪開,2005年,東蘭縣共推廣水稻免耕栽培技術3.5萬畝,其中晚稻面積1.3萬畝,占晚稻總栽培面積41.6%。
東蘭縣在積極推廣原有免耕栽培技術的同時,不斷摸索和總結新的栽培模式。從2002年開始該縣農技推廣部門進行了晚稻免用除草劑栽培模式試驗,經過幾年的努力,該技術正在不斷完善和成熟,今年該縣農技推廣部門在武篆鎮(zhèn)進行了2000畝晚稻免用除草劑示范片,2005年河池市“三免技術”現場會就在該示范片召開,到會的區(qū)總站領導和市、縣的有關人員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東蘭縣采用的晚稻免用除草劑栽培技術是在早稻收割時,通過貼近地面低割,不施除草劑,當天回水過稻茬,并用碳銨殺滅落粒谷和再生稻,第二天進行拋栽。該項技術每畝可節(jié)省除草劑費用13元,半天工,同時搶上2~3天時間。今年該縣推廣晚稻免用除草劑栽培技術5000畝,經抽樣測產驗收,產量持平。武篆鎮(zhèn)巴學村3隊黃江祥田主對在測產的農技人員高興地說:“你們推廣的這種技術不僅產量一樣,還為我們節(jié)了成本,趕了時間,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