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堂山上杜鵑開 余昌榕/攝
本網訊“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唐代詩人王維的詩句,如今在金秀圣堂山得以應景。五彩繽紛的杜鵑花,喚起了人們對生活熱烈美好的感情,也象征著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生活。5月6日—8日,金秀瑤族自治縣將隆重舉辦“中國金秀·2016年圣堂山杜鵑花旅游節(jié)”。借著圣堂山馳名中外的萬畝高山變色杜鵑的絢爛花期,今年年初已獲得自治區(qū)正式下文授予“廣西特色旅游名縣”稱號的金秀,將進一步打造“世界瑤都”的特色旅游產業(yè)文化品牌。
本次旅游節(jié)以“仙境金秀景·神韻瑤都情”為主題,將舉行開耕祈福民俗體驗、瑤醫(yī)瑤藥體驗、養(yǎng)生健康特色美食展銷、民族商品展銷、旅游推介、“醉美杜鵑花”游客手機自拍等系列活動。向區(qū)內外游客展示金秀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瑤醫(yī)瑤藥;重點突出民俗、旅游特色品牌,讓游客體驗金秀的民族風情和生態(tài)山水之旅,宣傳推介金秀旅游,打造金秀旅游產業(yè)文化品牌。
圣堂山是大瑤山主峰,位于廣西金秀縣南面,海拔1979米,為廣西八大名山之一,廣西第五高峰、桂中第一高峰。圣堂山群峰聳立,剛勁蒼穹;朱崖碧樹,丹峰碧水。素有廣西“黃山”之稱,據說部分山景也享有小張家界美譽。從圣堂山的北面攀登,上到海拔1500米的馬鞍坳處有馳名中外的萬畝變色杜鵑林。每年5月杜鵑花開旺盛之時,樹樹繁花,百花相間,花香濃郁。更為壯觀的是,在陽光照耀下,杜鵑隨著花期變化而不斷變化花顏,由紅變紫再變白。置身群山之巔這樣—個花海,令人心馳神醉。
據悉,金秀自2013年開展創(chuàng)建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市、區(qū))工作以來,積極推進創(chuàng)建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各項工作,促進了當地旅游環(huán)境、秩序、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在“創(chuàng)特”中打造出“世界瑤都”特色旅游品牌。如今,金秀瑤族自治縣旅游產業(yè)發(fā)展紅火,游客成幾何式增長。2015年,該縣共接待游客284.68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8.25億元,同比增長33.95%和43.93%;今年年初,金秀入選“廣西特色旅游名縣”。今年一季度,該縣接待游客數量再創(chuàng)新高,達到82.4萬人次,旅游收入超過5億元。
金秀縣委書記韋德斌曾接受媒體采訪表示,金秀打造“世界瑤都”的旅游特色品牌,欲建成國際旅游目的地。他說,金秀目前擁有圣堂山、圣堂湖、蓮花山和山水瑤城4個國家4A級景區(qū),以及3個國家3A級景區(qū)、7個特色鮮明的博物館和眾多具有濃厚瑤族文化的民俗村。同時,金秀是我國最早成立的瑤族自治縣,也是瑤族支系最多的縣份,已成為世界瑤族研究的中心,具備成為國際旅游目的地的條件。建議自治區(qū)解決金秀交通瓶頸問題,加強景區(qū)交通基礎、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引進高層次旅游人才,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和水平等,將金秀建設成為廣西第四個國際旅游目的地,力爭到2020年接待游客人數達372.9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45.4億元,旅游總收入占全縣GDP50%左右。(莫郁馨 趙賓寧)
瑤族姑娘的笑容與杜鵑花齊綻放 余昌榕/攝
圣堂山變色杜鵑迎客來 黃志輝/攝
“變色杜鵑花”一樹開三色 余昌榕/攝
大瑤山內居住著盤瑤、坳瑤、茶山瑤、山子瑤、花籃瑤五個瑤族支系 余昌榕/攝
瑤族女青年傳承瑤族刺繡 余昌榕/攝
探訪金秀瑤寨 感受民族風情 余昌榕/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