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都安瑤族自治縣黨委、政府堅持走群眾路線,從心底里尊重群眾、在感情上貼近群眾、在工作中依靠群眾,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符合都安縣情實際的社會管理模式,積累了不少寶貴經驗,取得了不俗成效。去年,該縣喜獲“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稱號,成為河池市唯一獲此殊榮的縣份。
2013年,都安縣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八新”目標和“穩(wěn)進突圍、提速發(fā)展”總基調,圍繞“六個縣”建設新舉措,進一步拓寬工作思路,結合開展“紅卡進百企千村萬戶”活動,夯實領導干部包案化解責任;不斷整合社會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夯實基層穩(wěn)定和諧基礎。堅持“讓問題解決在一線、解決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的原則,強力實施“一把手工程”“消除萌芽工程”“一村一警工程”三大工程,形成高效便捷的意見采納和回應系統(tǒng),使領導干部能及時了解社情民意、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問題、快速幫助群眾解決困難。
實施“一把手工程”,縣主要領導親自督辦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從2011年6月起,該縣實行“縣委書記大接訪”活動,接著又開展了領導干部“大接訪、大下訪”活動,要求縣黨政領導干部每個月接訪群眾不少于1次,到基層帶案下訪1次,入戶不得少于5戶。在實施這一工程中,各級領導干部的責任不僅限于具體落實到接訪、交辦、聯(lián)辦、行政調解、聽證會辦、依法處置等程序當中,而且還要進行全過程的跟蹤、監(jiān)督和問效。2011年以來,該縣領導共接訪來訪事項968件共計1069人次,解決問題862件。
實施“消除萌芽工程”,力爭將不穩(wěn)定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工程實行“一案一策”“一案一檔”,并采取深入群眾進行“全覆蓋”排查的辦法進行。在日前妥善化解群眾與“三廠”(原都安糖廠、冷凍廠、榨油廠)長達10年土地權屬糾紛中,該工程作用和表現(xiàn)較為突出(詳見本報2014年1月18日一版報道)。據悉,僅去年,該縣就共排查出矛盾糾紛1200件,均明確了包案領導和責任主體,現(xiàn)已成功化解1168件,化解率達98.4%。
實施“一村一警工程”,有效促進基層平安建設。該縣在全區(qū)率先推行“一村一警”警務工作模式,從縣公安機關選派250名民警,分別派駐到全縣248個行政村和2個扶貧移民點掛任村(點)黨支部副書記或村委會主任助理,實現(xiàn)“村村有警,月月見警”,有力地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wěn)定。去年,掛村民警深入轄區(qū)走訪群眾2.43萬戶6.52萬人次,掌握各種信息442條,開展法律政策宣傳397場次,發(fā)放警民聯(lián)系卡6.1萬張,解決急事難事190多件,參與調處矛盾糾紛529起,提供線索破獲刑事案件456起,年內刑事案件發(fā)案率同比下降20.8%,治安防控效果明顯。
走群眾路線,維護群眾權益,營造了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有力推動了都安各項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去年至今,該縣力造的世界熱門“洞穴淡水潛水勝地”,及縣城新建系列新區(qū)、巴譚工業(yè)園、臨港工業(yè)園、河都高速公路等重大項目正順利有序推進,有效助推了該縣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fā)展。 (韋炳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