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來打卡吧,欽州8條紅色旅游精品路線帶你重溫紅色記憶。”5月22日起,欽州市多個官方公眾號平臺陸續(xù)發(fā)布了該消息。記者了解到,當日上午,欽州市紅色旅游線路發(fā)布暨首發(fā)團啟動儀式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劉永福舊居前舉行,“訪欽州老街紅色文化之旅”“訪小董革命斗爭之旅”“訪浦北革命斗爭歷史之旅”等8條欽州紅色旅游線路首次發(fā)布亮相。
這些線路涉及欽州市4個縣區(qū)、欽州港片區(qū),覆蓋紅色旅游景區(qū)、紀念館、革命遺址、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等,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到早期欽州黨組織建立,帶領人民參加革命運動,再到抗日戰(zhàn)爭、新中國建設、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等各個歷史階段。線路覆蓋范圍廣泛,涉及歷史時間跨度長,內容豐富。來自各地的游客紛紛通過打卡紅色旅游景點,游覽欽州山海、探尋紅色印記,弘揚紅色文化,點燃紅色初心。
“充分發(fā)揮革命文物在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作用,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欽州市委書記許永錁說。近段時間以來,欽州市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要求,依托欽州黨組織的奮斗歷程、欽州人民武裝斗爭的革命史、欽州歷史文化名人和欽州英雄文化故事等紅色資源,以“尋訪英雄足跡,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全面展示欽州市紅色旅游的建設成效,加快推進欽州紅色旅游開發(fā)建設。
為進一步豐富黨史學習教育內容,欽州市從93個革命遺址遺跡中遴選出牛圩坡、小董起義革命烈士紀念碑、靈山縣新圩鎮(zhèn)萍塘村、浦北縣柑子根黨支部等10個首批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旨在鼓勵社會各界人士前來打卡學習、銘記紅色歷史、品味紅色文化。同時,在欽州老街19處紅色革命遺址遺跡中設置標識,建設“古城紅色街區(qū)”,厚植欽州古城的英雄文化,便于游客重溫革命歲月,緬懷先輩事跡。其中,浦北縣結合張世聰故居、大成鎮(zhèn)柑子根黨支部舊址等紅色資源,形成“參張世聰故居—觀張世聰紀念館—看革命歷史展館—辦紅色大講堂—溫入黨誓詞—驗‘憶苦思甜’館”的黨史學習教育精品路線,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
目前,欽州大地上正涌動著紅色旅游的熱潮。
欽州市行政審批局靈活將紅色地標現(xiàn)場學習串“點”成“線”,為讓黨史學習教育更接地氣,該局將市內10余個紅色教育基地繪成“紅色地標打卡路線圖”,將第一課堂搬進“家門口”紅色教育基地。3月6日,該局組織黨員干部在黃屋屯鎮(zhèn)屯顯武裝革命暴動紀念館開啟紅色地標打卡第一站后,陸續(xù)到板城鎮(zhèn)屯茂村史室、小董革命烈士紀念碑等多個紅色地標,開展“一同參觀、一起緬懷、一個儀式、一次感悟、一張合影、一首紅色歌曲”(“六個一”)形式的“打卡系列活動”。“屯茂村是生我養(yǎng)我的家鄉(xiāng)?谷沼⑿哿_華國與羅煥南在這里打響了欽邕民間抗日第一槍,成為廣西民間抗日第一村。”黨員干部們聽著老黨員羅樂深情地講述屯茂村武裝革命歷史故事,從中汲取革命進步的偉大精神力量。
欽州市兩新組織結合“主題黨日”活動,用好用足欽州黨史教育基地、革命遺址遺跡、紀念場館等紅色旅游資源富集的獨特優(yōu)勢,組織黨員干部就近開展體驗教學,通過重溫入黨誓詞、聽紅色黨史故事、暢談黨員心聲、唱紅色歌曲等,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精神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