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個標題,連我自己都覺得好笑:難怪你是兒童文學作家,開口閉口都是神話啊童話啊什么的,真是三句話不離本行!殊不知,“馬山”只是原那馬縣、隆山縣合并后一個新的縣名,從1951年至今只有56年的稱謂史,既無古老的傳說,也無特別的名稱由來。然而,我還是堅持使用這個標題,并堅持將此小文寫下去。這是因為,五次親歷馬山的深切感受告訴我:馬山,這片神奇迷人的紅土地,確實是孕育神話、創(chuàng)造神話和閱讀神話的地方!
馬山神話之“神”,首先“神”在她的奇山秀水:大明山是她威嚴的父親山,雄渾厚重、偉岸挺拔,與日月同輝,與草木共榮,春之嵐、夏之瀑、秋之云、冬之雪,四季美景,瑰麗多姿;紅水河是她神圣的母親河,蜿蜒曲折,滾滾東流,江中波濤洶涌,灘險流急,兩岸怪石嶙峋,林郁竹茂,尤其是百龍灘景區(qū),乃原南寧地區(qū)八大景之一,素有“紅河畫廊”之美稱;金倫洞,是廣西喀斯特地貌最長、最大、最深的原始石漠溶洞,被中外洞穴專家確認為世界十大名洞之一,洞幽石奇,鬼斧神工,一步一景,驚險刺激,美不勝收,令人流連忘返,傳說是壯族神話英雄韋金倫讀書遇仙獲寶的地方;弄拉屯,是大山深處一顆璀璨的明珠,被評定為國家級藥物自然保護區(qū),有“生態(tài)山弄”、“天然氧吧”之稱;古零靈陽寺,據(jù)說是廣西最大的溶巖洞穴寺廟……
馬山神話之“神”,又“神”在她豐富的物產(chǎn)和特產(chǎn)上:黑山羊,是大石山區(qū)的黑精靈,饑食百草,渴飲山泉,日奔崇山野嶺,夜臥叢林洞穴。不畏艱險、樂于奉獻的黑山羊,為馬山贏得了全國唯一“黑山羊”商標注冊縣、中國黑山羊出口免檢縣及“中國黑山羊之鄉(xiāng)”稱號。里當雞,是馬山縣的優(yōu)質(zhì)特產(chǎn)家禽、廣西名優(yōu)地方雞種,在里當瑤族同胞聚居的房前屋后,樹林里草叢中隨處可見或低頭覓食,或輕梳羽毛,或相互打斗嬉戲的雞群;金銀花,是馬山縣的名貴中藥材。每到陽春三月,金銀花開,山山弄弄、村村寨寨,蜂飛蝶舞,芳香四溢;旱藕粉,是馬山的另一特產(chǎn),是取大明山北麓各山寨之鮮藕、配以大明山泉水、采用壯家傳統(tǒng)手工工藝精制而成的綠色食品,不僅是平民百姓飽腹健身、延年益壽的家常菜,還獲準進入人民大會堂,成為國宴上的美味佳肴……
馬山神話之“神”,還“神”在她豐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民族風情。前邊所說的“56年”,只是說這片土地叫“馬山”的年限,而這片土地上孕育的壯、瑤、漢等民族的人民卻由來已久,并創(chuàng)造出悠久而燦爛的文化,形成了濃郁而獨特的民族風情:民歌是壯家人心靈的唱和,是壯家人的敘事詩和抒情詩。馬山民歌歷史源遠流長,曲調(diào)優(yōu)美,豐富多彩。尤其是三聲部民歌,旋律流暢,聲部協(xié)調(diào),風格統(tǒng)一,結(jié)構(gòu)完整,堪稱歡歌之王,多次代表廣西參加國家級演出活動,并代表國家多次出國訪問演出,深受國內(nèi)外音樂界和廣大觀眾的好評和喜愛。有學者認為:“廣西民歌是全國之冠,馬山民歌是廣西之冠”。會鼓,是馬山民族藝術(shù)百花園里的另一朵濃郁芬芳的奇葩,它始于宋末元初,盛行于明清兩代。其最初的功能是驅(qū)鬼鎮(zhèn)妖,祈求吉祥,最后逐漸演變成為壯族民間一種娛樂活動而流傳至今,F(xiàn)時在馬山,每逢節(jié)慶之日或重大的群眾活動,會鼓是必不可少的表演節(jié)目。每當此時,四鄉(xiāng)八鄰的男女老少們,身著節(jié)日的盛裝會聚在一起,揮臂擂鼓,合臂擊鈸,舞動著快樂與喜悅,釋放著豪放與激情,威震四面八方,聲撼山城內(nèi)外。打榔與打扁擔,是姐妹活動項目,前者古稱“打舂堂”,由舂米勞作演變而來,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與變異,其意均為歡慶豐收、期盼吉祥。表演時,“以一米左右長堅之木板,兩端墊以長凳,兩排列婦女二三,手執(zhí)扁擔上下對擊,或附和鑼鼓,逼迫轟擊,高下疾徐,自成聲調(diào)”,演員時而交擊,時而轉(zhuǎn)身,時而跳躍,動作文雅優(yōu)美,整齊和諧,蔚為壯觀。扁擔敲擊時發(fā)出的聲音明快悅耳,令人亢奮,促人奮進……
馬山神話之“神”,更神在她日新月異、天翻地覆的滄桑巨變上。往昔其貌不揚、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縣城,而今樓房長高了,道路變寬了,樹更綠了,花更艷了,人更美了。白天,姑娘江畔樓宇林立,楊柳依依;入夜,美麗山城華燈初上,歌舞升平!一位普通百姓發(fā)短信給縣長李兵:“灑水車從身邊開過,姑娘江邊燈火輝煌,我有些感動,這個小山城終于更適宜人居了!”是啊,走進馬山,無疑是走進一次神話的世界,走進馬山,你會一次次感動,一次次激動,一次次震動!據(jù)悉,馬山正在隆重舉辦“廣西南寧·馬山首屆文化旅游美食節(jié)”,有太多太多迷人的山水等你去游覽,太多太多誘人的美食等你去品嘗,太多太多醉人的文化等你去體驗,太多太多動人的風情等你去領(lǐng)略,太多太多感人的和諧故事等你去贊美、去謳歌、去抒寫、去描繪……更有太多太多的神話等你去閱讀、去解讀、去導(dǎo)讀!
寫到此,窗外已曙色微露。我忽然想起著名詩人古笛先生和我唱對的一副趣聯(lián),轉(zhuǎn)陳于此,以作思緒萬千、言不盡意的暫時制動:
昔日馬山山無馬,金鞍空備;
今朝紅水水有情,賓朋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