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田陽縣地處廣西西部,右江河谷中部,縣城距自治區(qū)首府南寧市200多公里,距百色市38公里。東至南寧,西通云南、貴州,南經(jīng)德保、靖西直至越南,北過巴馬、東蘭進(jìn)入河池市。總面積2394平方公里,由南部石山區(qū)、北部土山區(qū)、右江河谷平原三類不同區(qū)域組成。
地形
田陽縣境有平原臺地、丘陵、山地三種地形,中間低、南北高、東西狹、南北寬,素有"兩山一谷"之稱。最高山峰海拔1250.8米,最低海拔250米。南部石山區(qū)為喀斯特溶巖地貌,北部土山區(qū)為砂頁巖地貌。全縣有大小河流12條,右江是主干河,自西向東流經(jīng)6個鄉(xiāng)鎮(zhèn)。河網(wǎng)密度為每平方公里0.13公里,年徑流量為9.987億立方米。
氣候
田陽縣地處低緯度,靠近北回歸線,屬南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冬暖夏長,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年平均氣溫18~22℃,熱量滿足一年三熟需要。年無霜期為307~352天,降水量平均在1100~1350毫米,是全區(qū)降水量最少的地方。
自然資源
田陽縣自然資源豐富。全縣土地資源面積359萬畝,水資源總量為12.4億立方米。農(nóng)業(yè)作物種類多,糧食作物主要有稻谷、玉米、豆類、麥類、薯類;經(jīng)濟(jì)作物主要有甘蔗、花生、蔬菜、芝麻、木薯等。林業(yè)方面,縣境內(nèi)植物資源有900多種,經(jīng)濟(jì)林主要有油茶、油桐、八角、竹子、芒果、柑桔、龍眼、荔枝、橙、梨、扁桃、板栗等。土特名產(chǎn)主要有云耳、香蕈、菇類、田七、茶油、桐油、八角油、核桃等。礦產(chǎn)資源已探明發(fā)現(xiàn)的有褐煤、石油、鋁土礦、大理石、石灰石、水晶、金、銻、錳、硫鐵礦等。褐煤儲量1.07億噸,石油1700萬噸,鋁土礦4649萬噸,大理石1.2億立方米。
土地資源
田陽縣土地總面積2394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占97.42%,水域面積占2.58%。陸地中石山面積占45%,土山面積占54.8%,半土半石山面積占0.2%;臼"八分六厘土石山,三厘水面一分一厘田"的格局。土地資源按利用類型可分為耕地、林地、牧草地、城鄉(xiāng)居民住宅及工礦用地、交通用地、特殊用地、果園用地、宜林荒地、宜農(nóng)荒地、宜牧荒地、水域面積和其他用地等11大類。
森林資源
田陽縣森林面積50564.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21.1%,森林覆蓋率為35.6%。其中用材林(含竹材林)面積34154.9公頃,占森林總面積的67.5%;經(jīng)濟(jì)林面積1393.3公頃(不含12108.5公頃的灌木經(jīng)濟(jì)林),占森林面積2.8%;防護(hù)林面積14360.8公頃,占森林面積28.4%;特種用途林面積3.6公頃;薪炭林面積651.7公頃,占森林面積1.3%。全縣林木活立木總蓄積量為1833015立方米。
礦產(chǎn)資源
田陽縣礦產(chǎn)資源非常豐富,目前已發(fā)現(xiàn)和探明的礦種共八類二十三種,是廣西西部的一塊黃金寶地。八類二十三種礦分別是:有色金屬礦產(chǎn):鐵礦、錳礦、鈦鐵礦;さV產(chǎn):磷礦、黃鐵礦。能源礦產(chǎn):煤礦、石油。非金屬礦產(chǎn):水晶、硅石(石英)、重晶石、方解石。建筑材料礦產(chǎn):石灰?guī)r、輝綠巖、安山巖、大理石、粘土、高嶺土、白云巖、河砂。貴金屬:黃金。其他礦產(chǎn):礦泉水。根據(jù)已探明的儲量情況來看,煤礦和鋁土礦儲量較大,高嶺土、輝綠巖、安山巖、灰?guī)r屬未查明儲量的礦產(chǎn),其余礦種是一些小型礦及零星礦點(diǎn)。鋁土礦已探明儲量(C+D級)3620.5萬噸,地質(zhì)儲量為1195萬噸,礦石品位AL2O3O51.99--72%,主要分布在坡洪、古美、巴別、三坡一帶。褐煤探明總儲量為1億噸以上(B+C+D級)。大理石儲量約為1.2億立方米。田州那隆礦泉水日流量15-20噸。一些礦石的品位較高:硅石SiO2含量為95-99%;鐵礦品位一般在30-45%,高者達(dá)50-60%;錳礦品位一般在30%左右,高者可達(dá)50-60%;磷礦品位為8%左右,有些達(dá)到20-30%;黃鐵礦品位在20-30%,儲量為400萬噸;輝綠巖、安山巖出露面積4平方公里,厚度不小于100米。
水利資源
田陽縣水利資源豐富。全縣地表水有中小河流8條,均屬西江水系。右江是各級河流唯一主干河。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條,5-50平方公里的有2條。境內(nèi)河流總長度327.4公里。主要地下河有5條,總長115.4公里。全縣水域總面積9.25萬畝,占土地總面積2.58%。其中河流水域面積(不含地下水)3.04萬畝,占水域總面積32.86%。境內(nèi)河流總集雨面積2380.3平方公里,正常年景(P=50%)水資源總量為16.42億立方米。地表水年徑流量9.99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為55.03立方米/秒。天然總落差為1358.9米,可利用落差680.5米。水能理論蘊(yùn)藏量14.6萬千瓦,可開發(fā)利用11.5萬千瓦,已開發(fā)利用1.987萬千瓦。全縣可利用水量77618萬立方米,已開發(fā)利用水量47731萬立方米,占可開發(fā)水量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