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寨子有水了!”望著白嘩嘩的水從水管里噴涌而出,群眾奔走相告。近日,在西林縣那佐苗族鄉(xiāng)壩盆村拖盆屯,群眾像過年一樣,不管男女老少,都穿著民族盛裝,敲鑼打鼓、載歌載舞,慶祝打井成功。
拖盆屯屬于大石山區(qū),每到枯水季節(jié),該寨子唯一供應全寨飲水的泉眼枯竭斷流。每天早上或傍晚,人們靠肩挑馬馱到2公里以外的水源取水。該村支書農貞雄說:“我們每年都要挑4~5個月的水喝,現(xiàn)在寨子有了這口大水井,我們再也不用去挑水了。”據(jù)了解,該水井深80米,每小時能抽4噸水,能夠解決該村屯182戶960人的飲水難題。
2010年至2013年,西林縣在實施抗旱打井會戰(zhàn)中共爭取到自治區(qū)國土資源廳抗旱找水打井工程28口,其中深井22口,大口井6口,主要分布在八達鎮(zhèn)周邦村、古障鎮(zhèn)泥洞村、普合苗族鄉(xiāng)文雅村、那佐苗族鄉(xiāng)壩盆村等13個村。截至今年3月,該縣28口井全部通過評估驗收,并投入使用,受益群眾9776人,牲畜17589頭(匹),農田灌溉5913畝。
圖為泉眼噴水的情景。